名稱:延安綠谷田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
廠址:延安市富縣吉子灣
地址:延安市富縣老城區環城路北段動檢站門口
郵編:727500
Q Q:1204575141
電話:13891100095
18109118969
傳真:0911-3214980
0911-3220220
網址:www.abilenelasertag.com
郵箱:1204575141@qq.com
本報訊(記者賀卓王雅)“新品種就是好呀,每株能產一百多顆呢!”富縣直羅鎮真莊村行政村村民曾憲法高興地對記者說。
據了解,富縣全縣有5000畝水稻田,是我市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縣。但過去因為品種、技術不統一,水稻產量、質量低。如何能減輕農民勞動強度,又能提高產量是富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鏟海軍的一大心病。現在,隨著延安綠谷田園直羅農業示范園區的成立,耕作收割機械化的推廣,鏟海軍的心病正在慢慢被治愈。
“沒有好的苗子是不行的。”鏟海軍介紹說,自2012年開始,富縣引進了新品種“勤優-1號”與“龍粳36”,經過三年的品種改良,今年有了大豐收。鏟海軍說:“‘龍粳36’平均每畝增產150公斤大米,每畝能增加收入600元左右;‘勤優-1號’平均每畝增產300公斤,每畝能增加收入1400元左右。”
在引進新品種的同時,該縣一改過去傳統的人工插秧種植方式,于2012年引進了插秧機、耙田機、旋耕機和收割機,這樣一來,大大降低了農民的勞動強度,提高了水稻收割量。
“過去人工作業,一天所需的人工費是500元,收割完一畝地要五天;現在用上了機械,一天可以收割十畝地,所需費用僅80元,不僅節省了費用,收割速度也比以前快多啦!”鏟海軍說。
與此同時,更讓鏟海軍欣慰的是,在解決了水稻產量和收割問題的同時,富縣水稻銷售也遇上了好時機。該縣于2012年啟動實施了良好農業規范示范縣創建工作以來,采用“企業+合作社+農戶+基地”的合作模式,富縣所產大米一部分被綠谷田園公司收購,并注冊了“直羅貢米”品牌,近年來隨著品牌影響力的增加,銷量也是不斷提高,現在,“直羅貢米”已成為富縣兩大品牌化產品之一。“今年的新鮮大米將在2個月后上市,屆時,延安市民就可以吃到咱們當地產的大米了!”鏟海軍高興地說。